8月28日下午,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聯合主辦的“科協學堂”2025年第五講,在廣州青少年科技館成功舉辦。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名譽董事長顏軍院士受邀作為主講嘉賓,以“AI賦能太空算力平臺”為主題,為來自市直各單位、市級學會(協會、研究會)、高校、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科技工作者代表和青年代表帶來一場內容前沿、啟發深遠的專題講座。


(顏軍院士作主題授課)
隨著太空探索不斷深入,衛星在軌智能處理的需求日益迫切。講座上,顏軍院士從實際工程需求出發,系統闡述了在軌智能處理系統的架構設計與技術路線,深入分析了AI技術賦能太空算力平臺的重要價值與發展機遇。他指出,面對日趨復雜的太空任務,傳統數據處理方式已難以滿足高實時、高效率的要求,而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正推動太空探測向智能化、自主化邁進。顏軍院士還就當前技術演進中存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講座現場)
講座中,顏軍院士結合多年科研與工程實踐經驗,生動講述了項目攻關中的技術難點與創新突破,以及其中帶來的收獲與啟示。他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深奧的專業知識,讓在場聽眾聽得津津有味。互動環節中,觀眾踴躍提問,顏軍院士一一細致解答,贏得陣陣掌聲。本次講座不僅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也讓大家對衛星遙感與人工智能融合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發起更強的科研信心和創新熱情。




(現場互動)
講座開始前,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柳向顏軍院士頒發“科協學堂”主講嘉賓聘書,本次講座由市科協副主席倪玉根主持。


(現場合影)
顏軍是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教授級高工、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珠海航宇微公司創始人/名譽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廣東省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站院士、廣東省微納高光譜遙感衛星大數據處理與應用企業重點實驗室主任。他在商業遙感衛星星座設計、宇航SOC芯片、宇航SIP微系統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創新和工程建設實施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提升了我國商業遙感衛星的應用水平及宇航芯片的核心競爭力。顏軍院士擁有發明專利6項,出版專著5部,在國內外發表技術論文數十篇。且以第一完成人,先后獲得了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中國地理信息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